郑州市为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郑汴路39号康桥商务广场2318室
王先生
15803864990
winting@zzwinting.com
推动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迎接数字时代,锤炼数字化竞争力,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,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加速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,银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,多措并举从战略规划、组织架构、业务流程、数据治理、人才结构等方面,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、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。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向着线上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演进,银行的价值链也由封闭走向开放。过去五年,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上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,在零售渠道转型、数字化营销、核心系统下移改造等方面取得局部突破。但是,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上均有不足,尚未实现“全局性、规模化、可持续”的变革。
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,两份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量级指导文件——中国人民银行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(2022—2025年)》和银保监会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》先后印发,为新时期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勾勒蓝图、明晰脉络,对正在积极筹备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各类银行指引方向。在充分解读国家对银行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的基础上,结合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咨询和实施能力,我们认为2022年银行数字化转型呈现如下发展趋势:
趋势一:银行业进入全面数字化经营的新阶段,数字化转型战略走向纵深
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给银行带来全新的机遇、挑战和使命,传统银行的存在形态、服务形态将在科技驱动与数据赋能之下进行重构,渠道、服务、运营、风控、产品、组织架构将全面变革,如何驱动从点、线、面到体的全面变革,这就需要银行站在战略的高地把控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。
近年,各家银行每年的战略布局都有更新,例如工行在“数字工行”的基础上,提出了建设“科技强行”战略。《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(2021)》在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调查中,56.3%的银行家选择“推进数字化转型”作为战略重点,比上年度高出1.2个百分点,继续位列首位。数字银行、智慧银行、敏捷银行、开放银行等,也已经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高频关键词。在资源配置、组织体系、指标考核、人才建设等方面,银行机构也加大了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。银行不再只是喊喊口号,而是将数字化转型战略全面融入到业务之中,融入到用户的需求习惯之中,数字化转型战略走向纵深,从被动到主动已是必然。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上,各银行都在积极结合国家规划和监管要求、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,制定了根据自身优势的差异化数字化转型战略。
组织架构是银行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,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设计让管理更有效与简单。传统银行的烟囱式组织模式下,信息传导不仅存在链条过长现象,有时候也会出现断点,导致决策和执行效率缓慢。随着业务线上化,银行打造数字化产品需求日益迫切。数字化产品的打造不仅仅是将线下流程照搬到线上,还需要洞悉用户需求、设计交互界面、确保交易流程顺畅、打通数据屏障、实现权益匹配,甚至需要考虑到风险、合规管控的前置等多个维度,才能既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,又保证全流程、端到端的客户体验,还能驱动业务增长。因此,建立敏捷、业技协同的组织架构对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至关重要。银行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,可以考虑将科技团队内嵌至业务条线,即业务经理(熟悉金融业务,负责金融业务拓展)、产品经理(聚焦线上产品的设计、迭代)、IT经理(关注产品开发、测试与上线)“三位一体”的组合模式,联手打造数字化产品。
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数字化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关键人才在转型中起到引领作用,人才是转型的重点。银行机构应积极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,持续营造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环境和生态,通过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化机制,将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,汇聚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和管理,又掌握新科技、新技术,兼具新思维的高素质数字化人才。